注意身体!油田总医院一天接诊16名心脑血管患者
原标题:过量饮酒、熬夜等让身体招架不住,油田总医院——
一天接诊16名心脑血管患者
我们常说健康很重要,却经常在岁月静好的时候把这个念头抛到脑后。过年期间的推杯换盏或是通宵达旦地聚会玩乐,让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人身体更加吃不消。近日,记者从油田总医院了解到,过年期间接诊的脑梗患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最多的一天晚上竟有16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入院救治。2月21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天16名心脑血管患者 中年人居多
每到过年的时候,过量饮酒和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加持下,不少有基础疾病的人,身体就容易扛不住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油田总医院神经内科35病区副主任刘江华,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医生来说,过年期间接诊这样的紧急患者,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一般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过年期间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但是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病情来势比较凶险,而且过年期间又往往比较集中,有一天我们就收了16名患者,其中有7名脑梗患者,6名脑出血患者。”
刘江华粗略统计了一下,从2月11日至2月18日这段时间里,共有53名患者入院。
对于一些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过年真的是一道“关”。因为,过年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过量饮酒,熬夜,久坐,打麻将等娱乐活动比较多。
从当天收治患者的年龄上来看,最大的有90多岁的老人,而最年轻的才30多岁。
“现在脑梗塞年轻化已经不稀奇了,有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好,又不做运动,像30多岁得脑梗塞的也大有人在。”刘江华对记者说。
脑梗塞容易“亲近”这些人 血管夹层切勿忽视
刘江华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很多媒体报道出来的引发脑梗塞的因素,大多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但是,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因素,需要引起注意。
前几天,一位年轻的宝妈,就因血管有夹层而来到了医院就诊。“现在血管有夹层的患者特别多,原因不明,有不少患者都是血管椎动脉出现夹层,而引发眩晕、耳聋。”
据了解,除了脑梗塞的患者,还有多名脑出血的患者。其中一位中年男士,平时有高血压,此次血压高达230mmhg,最终在送医后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刘江华进一步解释说,过节期间,聚会过量饮酒、吸烟、熬夜、打牌等,都是脑梗塞的诱发因素。
另外,过年期间未按医嘱服药、情绪波动大、饮食太油腻等,都会使脑梗塞找上门。
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良,户外活动少,饮食不健康,点的外卖多盐多油多糖,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再加上熬夜、吸烟,这些都是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据了解,油田总医院去年收治最小的患者仅27岁。
2月23日22时许至24日早晨,又收治了9名患者。
从一个患者收治后询问病史书写病例开始,再到下医嘱,整个过程需要近两个小时,可以说医生是没有时间休息的。
“我们忙点儿也没啥,主要是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刘江华说。
仅油田总医院一家
去年就有4000余脑卒中患者
刘江华告诉记者,2月19日一大早,一位男患者突然感觉右侧胳膊和腿无力,被家人送到大庆油田总医院。经CT检查,被诊断为脑梗塞,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脑中风或卒中。
其实类似这样的患者,我市每年并不少见。据了解,去年尽管因为疫情住院患者减少,但大庆油田总医院仍收治了近4000名脑卒中患者。临床数据显示,住院患者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居多,占到总人数的90%以上。但近几年,30岁-40岁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去年入院的脑卒中患者中,30岁-40岁的有100多名,最年轻患者仅27岁。
每逢冬春换季或天气冷热变化较大时,中风患者就会增多。
另外,刘江华补充说,每年季节更替的时候,中风患者就增多,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条件不好,一旦冷暖温度变化而自己又没有注意保暖时,就会出现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就容易造成脑出血或者脑部缺血。所以,每到气温变化频繁时,就到了老年患者发病的高发期。
那么,如何减少类似事情的发生呢?
刘江华介绍说,一级预防,就是在无症状时的预防,未患过脑卒中的,年龄在30岁以上的,有吸烟史、肥胖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市民,最好每年做一次脑卒中筛查。天气寒冷时,要注意头颈部保暖,高血压患者要控制好血压。二级预防,就是指防止脑卒中复发的预防措施,最重要的仍然是肥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控制。
脑卒中的黄金治疗时间为3-4.5小时,一旦发现患者有口角歪斜、讲话不清或无法言语、手脚无力的情况,应马上送医。
大庆晚报记者 陈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