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县杨家冰糖葫芦制作技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庆日报 2021-02-10 07:29:53

  原标题:杨家冰糖葫芦制作技艺正式列入大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吃串“红果果” 感受甜滋滋

  明日即除夕,辛丑年的年味已四处弥漫。

  放鞭炮、贴对联、画年画……每一种看似平常的年俗与仪式,融合成了丰富的年味,飘过皑皑白雪,攀上火红窗花,溜上热气腾腾的饭桌,沁入每个人的心脾。

  童年记忆中,年的味道融在冬日中,与暖有关,与甜粘连。孩子们人手一串冰糖葫芦,奔跑在冰天雪地里,一颗颗裹着糖衣的红果果分外鲜艳。如今,咬上一口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感受醇正的年味,彷佛又看见了那个曾经在雪地里雪地里撒欢的自己。

  不止增添年味,冰糖葫芦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小吃,身份不容小觑。相传,冰糖葫芦产于南宋时期,宋光宗贵妃靠其治愈顽疾。到了清代,冰糖葫芦已从宫廷美食发展成百姓身边的常见小吃,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市井集镇、庙会商街多有叫卖……

  在林甸县,有一项正宗的冰糖葫芦制作技艺——杨家冰糖葫芦制作技艺,此前不久,正式列入大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杨家冰糖葫芦制作技艺在选料及制作方法上颇有讲究,纯手工制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酸甜可口,老少皆宜。

  该项技艺挑选来自沂蒙山十月份成熟的优质山楂,使用林甸特有的富含硒、硅、碘等有益微量元素的饮用水清洗后,将山楂放在干燥环境下自然晾干,大约一天后,再用专业去核工具手工去籽,从大到小依次串到竹签上,二次放入干燥处晾干。

  熬糖,火候是关键。白砂糖加水,先小火熬至水开,转中火再熬至糖汁为香油色时,转小火开始蘸糖,这个过程大概半小时。待糖冷却后,晶莹甜脆的冰糖葫芦就制作好了。

  “这是一项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的技艺,至今已有四代传承人。”据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杨家冰糖葫芦技艺将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销售模式相结合,不仅推出了新包装,就连储存和食用方式也更加便捷,使这项传统工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大庆日报记者 王翠 文/摄

 最生活 • 最大庆(大庆生活网)城事从这里发声!
热门推荐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权威资讯 • 品质阅读